close

 

能夠參觀世界上所有好的學校, 是我幾個最大的心願之一。所以等到G一出發去香港, 我終於能鬆一口氣的第一天, 我就請了一天假, 希望能參觀心裡一直嚮往的Bank Street。Bank Street是一間學校, 從托嬰中心一直到中學都有。以往我一直以為它有到大學, 今天才知道並不是大學, 而是研究所。Bank Street在七零年代以其獨特的教育理念獨領風騷, 至今在紐約市仍然算是首屈一指的學校。也許因為名氣十分響亮, 這是我第一次要求參觀的時候被要求這麼多證明文件, 還包括要我郵寄一封信給校長。不過看在它的名氣的份上, 我真的是心甘情願的打了好多次的電話, 也按部就班的照著她們的要求去做。以前在WSMS, Marlene還在的時候, 她總是在學期初給我們兩本厚厚的各校提供的學習課程清單。我都會好好從頭到尾的仔細研究, 找出我想參加的課程。至今我參加過最喜歡的課程還是Bronx Zoo(布朗克斯動物園)和Bank Street提供的。真的是終生難忘的難得體驗。

但是如此名聲響亮的學校, 也有培育出我完全無法理解的教師。在跟著Mimi工作的那唯一的一年, 她調給我的Linda, 至今還是我的惡夢。沒有受過蒙特梭利訓練, 也完全不相信蒙特梭利理論。請她把門關好, 她就會站起來當著我的面用力把門打開再狠狠把它關上, 然後問我滿意了沒。當時的我仍然是羽翼未豐的雛鳥, 對於脾氣這樣火爆的合作老師, 我一點都沒轍。但是在Bank Street體系培育之下, Linda卻是一個極出色的SEIT(專門培育來一對一應對特殊教育孩童的教師), 也應該是對G會極有幫助的專門人員。不過那一年的合作, 真是太恐怖的回憶, 恐怕對我和她都是。懷抱著這樣對Bank Street的奇異感覺, 終於在離開WSMS的三年後規劃了我的參觀日。至今從這樣的角度來看, 我對Bank Street參觀感覺收穫頗豐, 只是, 跟我要的東西不同罷了。

按著指示我在早上8:45抵達校門口, 大大小小的孩子們紛紛刷卡進入學校。年紀小的看得出來都是有家長或是保姆陪同著。等了大約十分鐘, 安排我參觀的教師終於現身, 帶我走到二樓的會客室。果然是常常被人參觀的學校, 我才一坐下, 她就拿出排列的整整齊齊的文件夾, 裡面滿滿是介紹Bank Street教學理念的學術文章, 課程表, 以及各樣文件。那位老師很耐心的一張一張文件對我解釋, 面對我不斷產生的問題, 她也很有耐心的一一回答。

在她回答我問題的中間, 我也在我的筆記本上寫下了很多給我自己的思考。

第一就是混齡v.s同齡

那位老師一開始就開宗明義的告訴我, 她們是採同年紀同班制。因為同樣年紀比較好規劃課程與管理。蒙特梭利教學的幾個重點之一就是混齡, 所以我從一開始工作就在混齡的教室裡開始。我想對於從來沒有經歷過混齡教室的教師來說, 是很無法理解的。不同的年紀, 在教學進度安排上更是增加了複雜性, 但是我們對於這樣的狀況是很得心應手的。因為即使是混齡, 看著他們的時候, 我看到的還是一個一個的個體。還是要瞭解每一個孩子, 才能夠安排每一個的進度。所以想到這邊, 我又忍不住提筆寫下另一個思考....

第二就是獨特性v.s群體性

那位老師對我解釋, 在Bank Street的教室裡面, 多半都只有大桌子。因為在Bank Street的教育理念是合作群體性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多數的活動都是以多人合作的方式進行。這一點在蒙特梭利的教室是兩種並進。當然也有一些老派的蒙特梭利老師極注重個人發展性, 因為相信一個人單獨完成可以培養專注力。在我剛到現在這個學校, 跟馬利亞小姐一起工作的時候, 教室裡面的桌子全都是設計單人使用, 工作也都只准一人使用, 讓我非常抓狂。我覺得什麼事情都不能太過也不能不及。團體有團體的好處, 反之, 單獨也有單獨的優點。所以等到我發現我可以更動設計之後, 我馬上就加入了一些可以促進團體工作的空間設計。因為我相信現今的社會, 兩者能力皆不可缺。既要能夠與人合群工作, 但是, 也應該要保持自己本身的獨特性。因為人之所以為人, 獨特性難道不就是重點嗎?所以針對這一點, 我想還是沒有特定答案的。

216559_10150151442471507_5383856_n  

這是三歲教室裡唯一的一張桌子, 吃點心的時候會分開, 但是還是大桌子

三歲的教室, 果然讓我如魚得水。奇怪我平常並沒有特別感覺我偏好年紀比較小的。反而我覺得跟小孩聊得很開心是最棒的事情了, 管他幾歲。這教室裡最讓我著迷的東西之一是這款上下鋪, 天氣冷冷的窩在裡面唸書最棒了!不過大概會跟小孩一起睡著

208051_10150151445436507_1697627_n  

我也喜歡這個裝兔子的大籠子!尤其它超~級~大~的!

216230_10150151446266507_5393412_n  

不管是三歲, 四歲還是五歲的教室, 牆壁上都有大量的書寫, 以及一天的行程

216870_10150151447721507_4277660_n  

216232_10150151448251507_3081390_n  

206455_10150151449466507_5402590_n  

207416_10150151450161507_5265730_n  

這點我非常欣賞, 我覺得這是在教導思考的過程, 先學習完全的瞭解, 再來學習抉擇和應對。而且他們也很強調瞭解事情發生的過程, 這也讓我很喜歡

有趣的地方是, 每一間教室的陳設都十分的簡單, 不像我們的教室分那麼多區, 感覺花俏。每一間教室的共通處是巨大的藝術區, 巨大的積木區, 巨大的閱讀區, 以及一定有木工桌。強調在手做過程中學習的意味非常濃厚。

217372_10150151453821507_3925085_n  

看到這些四五歲的孩子手拿這麼大的鋸子, 我一下子也嚇到了!但是隨即就佩服了起來。因為要對孩子有這樣的信心, 才能進行這樣的教學。當然想必她們也不是第一天就放上這樣的大鋸子, 一定是按部就班的慢慢進行教學。真的是非常有趣。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教我的學生用鋸子鋸木頭, 從測量長度開始, 再用鋸下來的木頭做東西。一定非常有趣!

看完三間教室, 我又忍不住在筆記本上寫下數學和語文學習方面呢?五六歲小孩的教室裡, 我也沒有看見教寫作和加減乘除的教具。不知道如果我的印度家長們來看見了這群整天玩積木和鋸木頭的孩子, 會有多少難聽話要說。不過關於這一部份, 等下禮拜春假我念了更多書之後, 再來寫寫我的心得。

觀察當然也包括了要反省思考自己和激勵自己。Bank Street的老師, 理應以和小孩之間完美的互動和語言著名。今天我聽到了不下數十次“you need to do....", "you have to do..." 從在受訓的時候開始, 我們就不斷被教導要記得語言的力量。need to和have to都很有強迫意味, 我很不喜歡。當然我自己也知道有時候我也還是會說溜嘴說出這樣的話, 但是就是因為如此, 我們才要更小心。是否有更好, 更有效的方式可以跟小孩子溝通, 這一直都是我自己衷愛的課題。這一點我要再繼續好好加油!

另外一點我覺得我們做得比Bank Street好的是環保。老天爺啊他們一整天就用了多少塑膠杯和衛生紙!這些我覺得是加入日常生活區就可以更加改進的。還有教室的死角太多。身為一個主教, 我無法忍受教室裡有我看不到的地方, 萬一我看不到的地方有人受傷了怎麼辦啊?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也許我太過controlling了也不一定呢....

待了兩個半小時, 我開開心心的離開了Bank Street School for Children, 接著去了他們學校專屬的兒童書店。這是全紐約我最愛的書店。各類書籍之齊備令人激賞。我在裡面花了好久的時間, 非常流連忘返。若是來到紐約, 千萬不要錯過這一個景點。離開之後我到好幾年未去的中國餐館吃了又油又難吃的牛肉麵, 陪伴著我的是虎媽的戰歌。目前為止, 我和虎媽戰得難分難解, 但是如果要瞭解, 就要用更平靜的心和更清晰的思路來念這本書才行。不過, 今天真的是快樂的一天。

Bank Street School for Children: http://www.bnkst.edu/school-children/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紐約 蒙特梭利 教育
    全站熱搜

    Ms. L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